最新消息

梧桐引凤谋共创 德润花开启新程

英德华粤教育集团赴韶关市田家炳中学“取经问道”

2025年4月18日,韶关市田家炳中学热烈举办了“共创田园”德育课程研讨活动。英德华粤教育集团教学总监万松祥校长携27人青年教师团队到访学校进行”共创田园——青少年正面成长计划”项目交流学习。本次活动包括两个阶段,上午分初高中两部同时开展共创课“同课异构”教学研讨,下午集中在初中部进行研讨沙龙。作为共创项目基地学校,学校以“梧桐树”的开放姿态,将十年共创德育课程建设和创新经验转化为具有“韶关田中”特色的共创德育模式,与兄弟学校共绘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同心圆。
上午,初高中两个分会场“同课异构”课堂教学研讨精彩纷呈。初中分会场,学校资深共创导师方晓彤老师和华粤教育集团刘晓烨老师以《性格的力量》为课题展开“异构”,以多元视角诠释了共创课程的创新张力,充分体现了两位老师差异化的教学智慧,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全人发展。

方晓彤老师的课堂以热身游戏“你给我的感受”开启课堂,通过小组讨论、互动式角色体验等活动,引导学生发现好斗型、被动型、自信果断型等三种性格的不同性格特质,引导学生为人处事努力实现“你好,我也好”的平衡。学生通过情景剧演绎直观感受性格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刘晓烨老师通过破冰游戏“抓快乐”拉近与学生的距离,采用情境问题驱动教学,以具体案例为切入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判断三种性格的不同表现。刘老师通过视频“我不想做这样的人”关联心理学模型,激起学生共鸣,升华学习主题。学生在“成长拼图”活动中,畅所欲言,勇于剖析自我性格,敢于表达对自我性格提升的期望。

学校共创工作室主持人、首席共创导师黄敏老师主持了初中分会场的“同课异构”评课和交流活动。方老师和刘老师与大家分享了教学设计思路和理念。

学校的首席共创导师湛志薇老师、资深共创导师王莉老师以及华粤教育集团的四位老师分别对两节“异构”课作出了精彩点评,充分肯定了两位老师课程设计和课堂实施的亮点。两位老师的课堂活动设计殊途同归,都实现了“唤醒—赋能”的教学闭环。差异化的课堂形态,印证了共创课堂的包容性,呼应了“因材施教”的课程内核,让共创课程的理念落地为真实可感的教育现场,也为跨校教研提供了“和而不同”的鲜活范本。

高中分会场,学校资深共创导师杨慧萍老师和华粤教育集团林巧娟老师围绕高一共创课程《我的时间管理锦囊》进行“同课异构”教学。两位老师精心打磨、匠心构思,打造出两堂各具特色却引人入胜的优质课。

杨慧萍老师以《愿你乘风破浪 不负韶华期许——我的时间管理锦囊》为题,通过别开生面的“撕纸游戏”,引导学生感知时间、认识“拖延行为”,再设计“时间管理想法篇—行动篇—启示篇”,让学生体验、思考、讨论、分享中提升管理时间的自我效能感。在课堂中,杨慧萍老师为缺乏时间管理经验的学生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工具——“番茄钟”,指导学生科学高效管理时间。

林巧娟老师以《做好时间管理 让生命之花绽放——我的时间管理锦囊》为题,借助视频“海绵宝宝写作业”导入,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厘清“拖延行为”的外部、内部影响因素。再通过小组竞争、游戏体验、感悟分享等活动指导学生深入掌握时间管理的四大锦囊。林老师介绍的时间管理“四象限法则”帮助学生明确各项任务的优先级,从而合理安排时间。

课后,学校团委书记、资深共创导师谢佳组织与会老师开展“同课异构”教学研讨,老师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华粤教育集团教学总监万松祥校长大力表扬了两位上课老师,同一个课程主题,两位老师风采各异,通过自身扎实的德育技能、发挥教育智慧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热情,凸显了学生主体性,让学生在体验中生成时间管理的方法和技巧,助力青少年正面成长,充分展现了共创课的优势与魅力。
下午,学校初高中教师和华粤教育集团教师齐聚初中部,积极参与由黄敏老师主持的“共创田园”研讨沙龙,进行共创课程专题学习和交流。
学校张珊珊老师带领大家进行了暖场游戏“哪吒版颠倒乾坤”,瞬间活跃了会场气氛。
学校资深共创导师廖海燕老师以“巧备课,智课堂,善反思”为题进行了主题分享。廖老师首先以“什么是共创课程?”引出研讨主题,然后分享了学校廖粤军老师的《都是中国人——我爱韶城》和湛志薇老师的《同心耀韶城》两节优质共创课例。这两节课例都巧妙地利用乡土实例、热点话题、生活场景充实和激活了课堂,充分挖掘了共创课程的校本化潜力。廖老师介绍了共创课堂的教学流程:暖身导入—情境活动—体验分享—总结反思—拓展延伸,组织参会教师展开了分组讨论,积极思考和分享了关于“共创课堂师生关系”的看法。廖老师的主题分享,从理论溯源到案例剖析,系统阐释了共创课程的核心,明确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导向”的课程设计逻辑,推动了德育课程从“说教”转向“共生”,点燃了智慧火花,让参会教师获益良多。
主题分享后,参会教师进行了分组讨论。学校湛志薇老师、杨慧萍老师等针对华粤教育集团教师开展共创课程中遇到的各种困惑作出了耐心细致的解答,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华粤教育集团教学总监万松祥校长发言,表达了对学校组织本次研讨活动、为华粤教育集团教师提供良好学习机会的感谢。万校长表示,华粤教育集团将坚定走共创之路的信念,期待与学校建立和保持长远合作与交流。
本次活动中,四位教师的“同课异构”诠释了共创课程因材施教的万千可能。评课交锋时的真知灼见、沙龙研讨中的思维共振,更让共创课程不断开出创新之花。华粤集团万松祥校长实施共创的蓝图、学校张文静副校长校际合作的期许,则为未来种下充满希望的种子。活动翌日,英德华粤教育集团给学校发来了感谢信,对给予的帮助表达了真诚的谢意。十年来,学校坚持“共创”课程的落实与创新,“共创”项目从最初的探索实践到现今的发展壮大,在推动学生正面成长、家庭教育提效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作为共创项目基地学校,学校积极开展校际研讨交流活动,倾囊帮助兄弟学校,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作为新伙伴的英德华粤教育集团,学校在共创课程的理念、实施、创新等方面给予了其全面的指导,助力华粤教育集团在共创道路上加快发展的步伐。我们将以“共创”基因激活教育生态,以“基地”担当书写育人答卷,与兄弟学校共执星火,点燃德育的星芒。

供稿:韶关市田家炳中学

梧桐引凤谋共创 德润花开启新程

英德华粤教育集团赴韶关市田家炳中学“取经问道”

2025年4月18日,韶关市田家炳中学热烈举办了“共创田园”德育课程研讨活动。英德华粤教育集团教学总监万松祥校长携27人青年教师团队到访学校进行”共创田园——青少年正面成长计划”项目交流学习。本次活动包括两个阶段,上午分初高中两部同时开展共创课“同课异构”教学研讨,下午集中在初中部进行研讨沙龙。作为共创项目基地学校,学校以“梧桐树”的开放姿态,将十年共创德育课程建设和创新经验转化为具有“韶关田中”特色的共创德育模式,与兄弟学校共绘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同心圆。
上午,初高中两个分会场“同课异构”课堂教学研讨精彩纷呈。初中分会场,学校资深共创导师方晓彤老师和华粤教育集团刘晓烨老师以《性格的力量》为课题展开“异构”,以多元视角诠释了共创课程的创新张力,充分体现了两位老师差异化的教学智慧,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全人发展。

方晓彤老师的课堂以热身游戏“你给我的感受”开启课堂,通过小组讨论、互动式角色体验等活动,引导学生发现好斗型、被动型、自信果断型等三种性格的不同性格特质,引导学生为人处事努力实现“你好,我也好”的平衡。学生通过情景剧演绎直观感受性格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刘晓烨老师通过破冰游戏“抓快乐”拉近与学生的距离,采用情境问题驱动教学,以具体案例为切入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判断三种性格的不同表现。刘老师通过视频“我不想做这样的人”关联心理学模型,激起学生共鸣,升华学习主题。学生在“成长拼图”活动中,畅所欲言,勇于剖析自我性格,敢于表达对自我性格提升的期望。

学校共创工作室主持人、首席共创导师黄敏老师主持了初中分会场的“同课异构”评课和交流活动。方老师和刘老师与大家分享了教学设计思路和理念。

学校的首席共创导师湛志薇老师、资深共创导师王莉老师以及华粤教育集团的四位老师分别对两节“异构”课作出了精彩点评,充分肯定了两位老师课程设计和课堂实施的亮点。两位老师的课堂活动设计殊途同归,都实现了“唤醒—赋能”的教学闭环。差异化的课堂形态,印证了共创课堂的包容性,呼应了“因材施教”的课程内核,让共创课程的理念落地为真实可感的教育现场,也为跨校教研提供了“和而不同”的鲜活范本。

高中分会场,学校资深共创导师杨慧萍老师和华粤教育集团林巧娟老师围绕高一共创课程《我的时间管理锦囊》进行“同课异构”教学。两位老师精心打磨、匠心构思,打造出两堂各具特色却引人入胜的优质课。

杨慧萍老师以《愿你乘风破浪 不负韶华期许——我的时间管理锦囊》为题,通过别开生面的“撕纸游戏”,引导学生感知时间、认识“拖延行为”,再设计“时间管理想法篇—行动篇—启示篇”,让学生体验、思考、讨论、分享中提升管理时间的自我效能感。在课堂中,杨慧萍老师为缺乏时间管理经验的学生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工具——“番茄钟”,指导学生科学高效管理时间。

林巧娟老师以《做好时间管理 让生命之花绽放——我的时间管理锦囊》为题,借助视频“海绵宝宝写作业”导入,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厘清“拖延行为”的外部、内部影响因素。再通过小组竞争、游戏体验、感悟分享等活动指导学生深入掌握时间管理的四大锦囊。林老师介绍的时间管理“四象限法则”帮助学生明确各项任务的优先级,从而合理安排时间。

课后,学校团委书记、资深共创导师谢佳组织与会老师开展“同课异构”教学研讨,老师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华粤教育集团教学总监万松祥校长大力表扬了两位上课老师,同一个课程主题,两位老师风采各异,通过自身扎实的德育技能、发挥教育智慧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热情,凸显了学生主体性,让学生在体验中生成时间管理的方法和技巧,助力青少年正面成长,充分展现了共创课的优势与魅力。
下午,学校初高中教师和华粤教育集团教师齐聚初中部,积极参与由黄敏老师主持的“共创田园”研讨沙龙,进行共创课程专题学习和交流。
学校张珊珊老师带领大家进行了暖场游戏“哪吒版颠倒乾坤”,瞬间活跃了会场气氛。
学校资深共创导师廖海燕老师以“巧备课,智课堂,善反思”为题进行了主题分享。廖老师首先以“什么是共创课程?”引出研讨主题,然后分享了学校廖粤军老师的《都是中国人——我爱韶城》和湛志薇老师的《同心耀韶城》两节优质共创课例。这两节课例都巧妙地利用乡土实例、热点话题、生活场景充实和激活了课堂,充分挖掘了共创课程的校本化潜力。廖老师介绍了共创课堂的教学流程:暖身导入—情境活动—体验分享—总结反思—拓展延伸,组织参会教师展开了分组讨论,积极思考和分享了关于“共创课堂师生关系”的看法。廖老师的主题分享,从理论溯源到案例剖析,系统阐释了共创课程的核心,明确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导向”的课程设计逻辑,推动了德育课程从“说教”转向“共生”,点燃了智慧火花,让参会教师获益良多。
主题分享后,参会教师进行了分组讨论。学校湛志薇老师、杨慧萍老师等针对华粤教育集团教师开展共创课程中遇到的各种困惑作出了耐心细致的解答,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华粤教育集团教学总监万松祥校长发言,表达了对学校组织本次研讨活动、为华粤教育集团教师提供良好学习机会的感谢。万校长表示,华粤教育集团将坚定走共创之路的信念,期待与学校建立和保持长远合作与交流。
本次活动中,四位教师的“同课异构”诠释了共创课程因材施教的万千可能。评课交锋时的真知灼见、沙龙研讨中的思维共振,更让共创课程不断开出创新之花。华粤集团万松祥校长实施共创的蓝图、学校张文静副校长校际合作的期许,则为未来种下充满希望的种子。活动翌日,英德华粤教育集团给学校发来了感谢信,对给予的帮助表达了真诚的谢意。十年来,学校坚持“共创”课程的落实与创新,“共创”项目从最初的探索实践到现今的发展壮大,在推动学生正面成长、家庭教育提效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作为共创项目基地学校,学校积极开展校际研讨交流活动,倾囊帮助兄弟学校,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作为新伙伴的英德华粤教育集团,学校在共创课程的理念、实施、创新等方面给予了其全面的指导,助力华粤教育集团在共创道路上加快发展的步伐。我们将以“共创”基因激活教育生态,以“基地”担当书写育人答卷,与兄弟学校共执星火,点燃德育的星芒。

供稿:韶关市田家炳中学